农产品溯源是怎么实现的?
发布时间:2022.10.14 来源:/
农产品溯源系统建设一般分多个阶段进行建设,包括第一阶段的种植/养殖采收及期间的生产过程,第二阶段的流通中间环节,如农贸批发市场的进场和出场,第三阶段的终端零售阶段。95号文件中明确要求农产品有溯源载体,但对追溯颗粒度,最小单位没有做强制要求。因此有些农产品只需要实现主体溯源即可,“溯源码”在流通过程中会经常通过一些主体二维码的形式进行展现,比如德州凤冠假日酒店,一个食堂一个二维码,二维码上关联了食堂以及上游主体和产品的全部信息。
有些农产品实现批次溯源,也是目前大部分农产品的追溯形式,能够追溯到农产品的批次。还有些农产品能够实现一物一码溯源,如有机蔬菜、高端的蔬菜水果,追溯颗粒度精确到盒或者袋。批次管理和一物一码管理有各自的应用场景,有些农产品的溯源只需要做到批次管理就足够,不用对更小单位的产品进行追溯即可达到管理效果。必须注意的是,农产品溯源系统不存在一个单一的平台能够满足所有农产品企业要求完全复制应用,必须要针对各自的平台进行个性化定制,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在农产品溯源中,养殖产品追溯是较为复杂的溯源领域,这里以畜牧养殖屠宰溯源为例,展开说明产品溯源的全过程。畜牧养殖屠宰溯源指从活体溯源到商品流通的全链条溯源。从幼崽开始进行追溯,每一个幼崽从入栏开始打上耳标,通过耳标记录从幼崽到出栏整个过程的日常饲养、健康状况、检验免疫、体重大小、转栏出栏、销售等各环节的业务数据,每个节点对应着具体时间和对应的业务数据,可通过专用设备随时进行查询。
因此,畜牧养殖屠宰溯源系统能够记录养殖入栏到出栏屠宰、销售,直到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每一阶段的信息。虽然,养殖、屠宰、流通三块业务是相对独立的,但是通过溯源系统,借助RFID耳标、采集设备、轨道秤、电子溯源秤等物联网设备,能够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为国家监管和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具体以牦牛为例,牦牛从入栏开始,系统完整地记录了每日的饲养过程、疫苗情况、体重健康状况、繁育、转栏、出栏等信息;出栏销售给屠宰场后,屠宰场通过RFID识读设备,准确地识读每一头牛的信息,并进行屠宰,分级,入库、分隔、销售。在屠宰过程中,溯源载体由耳标变成了关联的束带标签;一般情况一头牛分成2分体或4分体,一个RFID耳标变成1对2或1对4的束带标签,通过扫码记录冷库排酸,入库称重、领用出库、分割等业务数据。在分割过程中,溯源载体将换成不干胶标签,通过电子秤称重后,打印出不干胶标签,粘贴至最终销售产品上,消费者通过扫码就可以完整查询溯源信息,以及对应的动检信息。
从国家战略上看,农产品溯源能够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村电商崛起。随着乡村振兴、农村电商的持续推进,农产品溯源开始广泛铺开并持续发挥作用,针对特色产品进行推广,形成品牌效应,进而提升农民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