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浙食链”数字化改革,实现猪肉产品全链条无纸化追溯
发布时间:2021.10.27 来源:/
全面应用“浙食链”推进猪肉全链条数字化改革,打通屠宰场、农批市场、农贸市场、农产品配送企业、餐饮企业、学校食堂等重要节点,全省率先实现无纸化追溯,全市范围内全链条猪肉产品票证电子化流转。
10月12日,记者从温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温州21家生猪定点屠宰场(点)、1家肉品批发市场、266家农贸市场已全面应用“浙食链”,覆盖每日生猪5400多头、猪肉60万余公斤;上链主体超过6000家,包括批发经营户138家、农贸市场经营户2340家、学校食堂367家等。
据介绍,为高质量推进我市猪肉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强化市场销售猪肉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市市场监管局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猪肉食品安全无纸化追溯工作的通知》,以定点屠宰单位、农批市场为首站,实行“凭证无纸化”,由专人负责通过数据接口、专人录入等多种方式确保数据准确性和权威性,及时将动物检验检疫合格证、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等相关证明上传“浙食链”系统,进行进货报备,确保“货”“证”相符和其他相关信息准确,并通过“浙食链”系统向下游经营者传送,无需向下游再提供分销凭证等纸质证明,有效解决了一证多用、货不对证、分销凭证溯源难和私屠猪肉查处难等问题。
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首站赋码时按实际选择报备品种,严格区分肉品类型,如热鲜肉、冷鲜肉、种猪肉等,解决下游不同类型肉品区分难的问题。目前,因检疫合格证系统无“种猪肉”品种,在“浙食链”系统中统一以“猪肉”暂代。通过电子化手段将猪肉品类从源头开始进行区别,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有效杜绝下游以冷鲜肉冒充热鲜肉、种猪肉冒充普通肉销售等不法行为。如瑞安市监部门通过“浙食链”系统溯源发现,当地多家中小学食堂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货的猪肉实为种猪肉,激素含量较高、营养价值偏低,食品安全风险较大,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通报相关学校建议不再采购相关肉品并与相关供应商解约,有效保障当地青少年学生的营养需求。
据了解,本月起将对未按照规定将食用动物产品检验检疫信息录入“浙食链”的经营者,依据《浙江省动物防疫条例》第三十四条予以查处。
据介绍,运用“浙食链”系统进行猪肉全链条无纸化交易,还全面提升了交易、监管各环节的工作效率。
农业部门因“浙食链”的运用简化了出证(一户或一批一证)实现电子化流转,大大降低了检验检疫证明和肉品合格证明的出票数,由原来的日出票量近11000张减少至200多张,出票工作量下降到原来的2%;
批发户不再需要手工向下游提供纸质票据只要手机一点电子票证即可自动传递;
下游经营单位打开“浙食链”商户端即可接收票证进行进货查验;农贸市场主办方省去了上门索取纸质票证并经年保存的繁琐,通过“浙食链”市场端即可实时查看入场销售者票证情况;
监管人员通过“浙食链”监管端即可查看全市各市场猪肉票证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可第一时间进行处置。